Presence+ 跳槽圆桌|北美跳槽那些事儿
- Cecilia Li
- Apr 8, 2023
- 4 min read
Updated: Apr 8, 2023
主持人: Yue + Yolanda
上周Presence+的圆桌会中,我们邀请到了来自金融、科技、咨询等行业的朋友分享关于在北美如何跳槽的心得。以下是会谈的highlight,分三大模块和大家分享,希望在这个求职季对大家有帮助!
1. 为什么跳槽
“Follow the skills, and the money will follow. 长期的职业发展上,看重技能的提升, 而不是追逐快钱。”
“衡量一份工作是不是适合你: 不是你对它的优点有多期待,而是对它的缺点有多能接受。”
“想要做跟我的兴趣更契合的工作。为了做自己更喜欢的工作,我接受职位上降了一级。”
“为钱跳槽完全没有问题。但我觉得工资到一个点上,就不会再带来更多幸福感的。”
“跳槽的时候,我们太多时候被‘目前的自己能做什么’ 所限定,而没有去想我真正想做什么,我想要学习什么新的东西。这样,你会被自己之前的工作经历所限定,而不能实现一个飞跃。”
2. 跳槽的准备和过程
公司内部转岗
“内部转岗的优点是很方便,很快捷,尤其是你和想要转去的小组已经有交流的话。面试也非常简单, 因为你基本上知道会问哪些问题,以及怎么去应对。缺点就是工资待遇的涨幅不会很高。往外跳,涨薪的幅度一般会大很多。”
“每个公司情况不同,有些可能会要求你一定要在先有的职位上做满18个月才能转岗。如果是这样的政策,你又非常不满意现在的岗位的话,内部转岗就不是很理想的选择。”
跳公司 (同行业)
“在跳槽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到自己和刚毕业出来后茫然无措的自己相比,是成长了很多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创业公司。对于跳槽,我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所以我只投了同行业的一家公司和一家职位。因为想要去的新工作是科技大厂,我走了内推这条路,增加成功几率。面试过程中,我重点讲了几个之前工作中做过的项目– 我当时做这些项目的时候就想到它们在我未来的面试过程中可能会有用。”
跳行业
“如果既要转工种,又要跳行业,难度是最大的。”
“我在corporate treasury 做过四年,目前在一家银行工作,主要做数据分析。入职一年半。我想要跳槽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已经在corporate treasury学到所有应该学到的东西了。疫情期间,我用节省下来通勤的时间考了CFA, 并上了一些编程以及数据分析相关的网课。这些准备在我应聘过程中发挥了用处。”
“转换行业很难,是因为新的公司非常在意你的相关经验和技能。如果没有很多相关工作经验,你就必须要用 ‘我学习新东西速度很多’ 这样的理由说服猎头,但它的说服力远远比不上实实在在的经验。如果有转换行业的打算,平时就要多去做相关知识储备。”
“我是从战略咨询跳到VC的。虽然两份工作中有重叠,但VC 的工作里有更多金融的部分,以及与创业公司交流的部分。我跳槽成功很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是拿到内推,二是找到个性契合的工作 – VC本身就是很适合我个性的工作。”
“我是从战略咨询跳到一家AI创业公司。我觉得精准找到transferrable skills和transferrable experience是我跳槽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我之前是做战略,现在是做business operation,其实之前的工作经历对我目前的工作帮助还蛮大的。另外,我觉得跳行业想直接进入大公司难度比较大,所以先进入一家创业公司是跳行业不错的选择。从大公司到小公司,要做好进入一个‘wearing a lot of hats’的心理准备,因为小公司没有那么多structure, 很多东西都需要你自己去建立。”
“深入了解你和新公司的文化契合度很重要。 我的建议是,在应聘的过程中,找那些加入公司不久的组员交流。”
3. 跳槽后
“开始新的工作后,尤其是跳到一个与前一份工作重叠性比较低的工作时, 帮助我成功渡过这个适应期的一种心态, 是beginner’s mindset。你身边的同事可能比你年龄都小,但他们确实比你懂得更多,这个时候出现不安全感很正常,但是学着去与这个不安全感和解,学着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你的经历。比如,与其去想: 我什么都不会。不如去想: 哇塞,有那么新的东西可以学!”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创业公司的,第二份工作是在投行。做第二份工作中,我能明显感到自己无论是向上管理的能力,还是沟通能力,都提升了很多。这次跳槽的经历, 让我学会如更好地去适应新的环境,带着新的态度去面对崭新的挑战。”
“我从一家大银行的投行部门跳到它的一个内部创业公司孵化器。我本来以为这个新职位会更偏向于创业公司的文化,但渐渐发现,它的文化还是趋向于这家大银行整体的文化。以后找工作的话,我会更全面地去考察新公司,新的小组的文化是不是我长期想要的。 ”
Comments